性味:甘苦淡,凉。
归经:肺、脾经。
注意:风寒作嗽及肺胃虚寒者忌服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5钱;亦可熬膏或入丸剂。
功能主治:养阴清肺,祛痰止咳。治肺热燥咳,虚痨久咳,阴伤咽干、口渴。
①《本草从新》:专补肺阴,清肺火,治久咳肺痿。
②《饮片新参》:养肺胃阴,治劳咳痰血。
③《东北药植志》:治慢性支气管炎,肺结核,肺膨胀不全,肺脓疡等。
④《中药志》:养肺阴,清肺热,祛痰止咳。治虚劳发热,阴伤燥咳,口渴咽干。
⑤《野生药植图说》:捣敷肿痛,可消肿、拔毒、生肌。
复方:
①治阴虚火炎,咳嗽无痰,骨蒸劳热,肌皮枯燥,口苦烦渴等证:真北沙参、麦门冬、知母、川贝母、怀熟地、鳖甲,地骨皮各四两。或作丸,或作膏,每早服三钱,白汤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②治一切阴虚火炎,似虚似实,逆气不降,消气不升,烦渴咳嗽,胀满不食:真北沙参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林仲先医案》)
别名:海沙参、银条参、莱阳参(《江苏植药志》),辽沙参(《中药志》),野香菜根(《中药材手册》),真北沙参(《卫生易简方》)。
来源: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。7~8月或9月下旬采挖,除去地上茎及须根,洗净泥土,放开水中烫后剥去外皮,晒干或烘干。
生境分布:生于海边沙滩,或为栽培。分布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主产山东、河北、辽宁、江苏等地。
性状:干燥根呈细圆柱形或直条状,两头较细,很少有分歧,长15~30厘米,直径3~8毫米。外表淡黄色,粗糙,具纵纹及未除尽的棕黄色栓皮,并有棕色点状的支报痕迹,顶端往往残留圆柱状的根茎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。断面不整齐,淡黄色,中央有黄色放射状的木质部,形成层呈圆环状,深褐色。气微,味甘。以根条细长、均匀色白、质坚实者佳。
炮制:拣去杂质,除去茎基,用水略洗,捞出,稍润,切段,晒干。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