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

浮小麦

性味:甘咸,凉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5钱;或炒焦研末。

功能主治:治骨蒸劳热,止自汗盗汗。

①《本草蒙筌》:敛虚汗。

②《纲目》:益气除热,止自汗盗汗,骨蒸虚热,妇人劳热。

③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补心,止烦,除热,敛汗,利小便。

各家论述:

①《本草汇言》:卓登山云,浮小麦系小麦之皮,枯浮无肉,体轻性燥,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。如湿胜多汗,以一、二合炒燥煎汤饮。倘属阴阳两虚,以致自汗盗汗,非其宜也。

②《本经逢原》:浮麦,能敛盗汗,取其散皮腠之热也。

复方:

①治盗汗及虚汗不止:浮小麦,文武火炒令焦,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饮汤调下,频服为佳。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。(《卫生宝鉴》)

②治男子血淋不止: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,砂糖煎水调服。(《奇方类编》)

别名:浮水麦(《本草蒙筌》),浮麦(《纲目》)。

出处:《本草汇言》

来源:为干瘪轻浮的小麦,水淘浮起者。

性状:干燥颖果呈长圆形,长约2~6毫米,直径约1.5~2.5毫米。表面浅黄棕色或黄色,略皱,腹面中央有较深的纵沟,背面基部有不明显的胚1枚,顶端有黄色柔毛。质坚硬,少数极瘪者,质地较软。断面白色或淡黄棕色。少数带有颖及稃。气无,味淡。以粒匀、轻浮,表面有光泽者为佳。

炮制:拣去杂质,筛净灰屑,漂洗后晒干。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相关内容

十九味本草网
首页电脑版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