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

珍珠母

性味:咸,凉。

归经: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入心、肝两经。

注意:胃寒者慎服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3~1两:或入丸、散。

功能主治:平肝,潜阳,定惊,止血。治头眩,耳鸣,心悸,失眠,癫狂,惊痫,吐血,衄血,妇女血崩。

①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滋肝阴,清肝火。治癫狂惊痫,头眩,耳鸣,心跳,胸腹腆胀,妇女血热,血崩,小儿惊搐发痉。

②《饮片新参》:平肝潜阳,安神魂,定惊痫,消热痞、眼翳。

③《吉林中草药》: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崩漏。

各家论述:

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此物(珍珠母)兼入心、肝两经,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,故涉神志病者,非此不可。

复方:

①治肝阳上升,头晕头痛,眼花耳鸣,面颊燥热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制女贞、旱莲草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

②治心悸失眠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远志一钱,酸枣仁三钱,炙甘草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

③治内眼疾患(晶体混浊,视神经萎缩):珍珠母二两,苍术八钱,人参一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别名:珠牡、珠母(《本草图经》),明珠母(《中药志》)。

出处:《饮片新参》

来源: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、马氏珠珠贝或蚌科动物几种河蚌贝壳的珍珠层。全年均可收集。将贝壳用碱水煮过,漂净,刮去外层黑皮,煅至松脆即成。市售品有采自制钮扣剩下的废蚌壳加工而成。

生境分布:主产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安徽等地。

性状:为不规则的片状,大小不一,厚约5毫米。一面浅粉红色,有彩色光泽,一面乳白色,平滑,有光泽;表面有白粉。质松脆,可层层剥离。气无,味淡。以片大、色白、酥松而不碎者为佳。

炮制:拣去杂质,敲成碎块,筛去灰屑。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相关内容

十九味本草网
首页电脑版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