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扁豆
性味:甘,微温。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用法用量:9~15g。
功能主治: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。用于脾胃虚弱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泻,白带过多,暑湿吐泻,胸闷腹胀。
炒扁豆:健脾化湿。用于脾虚泄泻,白带过多。
别名:火镰扁豆、峨眉豆,扁豆子、茶豆
来源: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、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,晒干,取出种子,再晒干。
性状: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,长8~13mm,宽6~9mm,厚约7mm。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,平滑,略有光泽,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。质坚硬。种皮薄而脆,子叶2,肥厚,黄白色。气微,味淡,嚼之有豆腥气。
炮制:
白扁豆: 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
炒白扁豆: 取净白扁豆,炒至微黄色,用时捣碎。
扁豆仁:取净白扁豆,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,捞出,倒入凉水,搓去皮,晒干,捣碎用;或炒黄用。(皮晒干即为扁豆皮)
摘录:《中国药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