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牛膝

性味:《四川中药志》:性平,味甘微苦,无毒。

归经:《四川中药志》:入肝、肾二经。

注意:《四川中药志》:妇女月经过多,妊娠,梦遗滑精者忌用。孕妇禁用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.5~3钱;浸酒或入丸、散。

功能主治:祛风,利湿,通经,活血。治风湿腰膝疼痛,脚痿筋挛,血淋,尿血,妇女经闭,癥瘕。用于经闭癥瘕,胞衣不下,关节痹痛,足痿筋挛,尿血血淋,跌扑损伤。

①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治打扑刀伤,有缓和疼痛之效。

②《中药志》:破血下降。

③《中药材手册》:功多祛风利湿,其他和怀牛膝相同。

④《四川中药志》:祛风利湿,通经散血。治寒湿腰腿骨痛,足痿筋挛,妇女经闭及癥瘕,淋病,尿血,阴痿、失溺。配当归、赤芍、桃仁、红花等治妇女经闭;配狗脊、寄生、杜仲、威灵仙等治腰膝骨痛;配羌活、桂枝、苍术、秦艽、防风等治风湿关节痛;配当归、瞿麦、木通、滑石、冬葵子等治产妇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。

出处:《药材资料汇编》

来源: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。川牛膝的根,秋冬均可采挖,栽培品以生长3~4年者为好,挖得后,去净泥砂,切去残存的地上茎及须根。烘干或晒至半干时,经发汗后再晒至足干。野生的多系阴干或晒干。

性状:川牛膝商品有2种:一为川牛膝,一为麻牛膝:

①川牛膝

又名甜牛膝。为植物川牛藤的干燥根,根条星圆柱状,不扭曲或略扭曲;根头部膨大,根下端渐细,或有少数细小侧根,长约30~70厘米,直径约1~2厘米。全体具纵皱纹及,侧根去掉后的痕迹;表面棕黄色或黑灰色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切面灰黄色至暗棕色,可见许多色较浅淡的小点,并析出油质物,排列成环约3~8层,中心的一个较大。味甘或微苦,无香气。主产于四川的雅山、乐山、西昌。

②麻牛膝

为植物头花蒽草的干燥根,性状与川牛膝相似,但根条较短,呈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锥形,两端粗细相差较大,一般扭曲。质柔而易折断(但较老的根亦不易折断)。味甘,后极苦或麻。主产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云南。

炮制:川牛膝:除去杂质及芦头,洗净,润透,切薄片,干燥。本品为圆形薄片,厚0.1~0.2cm,直径0.5~3cm。表面灰棕色,切面淡黄色或棕黄色。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。

酒川牛膝:取川牛膝片,照酒炙法炒干。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上一条:浙贝母     下一条:侧柏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