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欢皮

性味:甘,平。

归经:心、肝经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散剂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功能主治:解郁,和血,宁心,消痈肿。治心神不安,忧郁失眠,肺痈,痈肿,瘰疬,筋骨折伤。

①《本经》:甘,平。主安五脏,和心志,令人欢乐无忧。

②《本草拾遗》:杀虫。
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煎膏,消痈肿并续筋骨。

④《纲目》:和血,消肿,止痛。

⑤《分类草药性》:消瘰疬。

⑥《动植物民间药》:治咳嗽。

⑦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心气躁急、失眠及筋挛。

各家论述:

8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合欢,补阴有捷功,长肌肉,续筋骨,概可见矣,而外科家未曾录用何也?

9.《本草汇言》:合欢皮,甘温平补,有开达五神,消除五志之妙应也。……味甘气平,主和缓心气,心气和缓,则神明自畅而欢乐无忧。如俗语云,萱草忘忧,合欢蠲忿,正二药之谓欤。又大氏方,主消痈疽、续筋骨者,皆取其能补心脾,生血脉之功耳。朱丹溪曰,合欢与白蜡同入膏药中用极效。

10.《本草求真》:合欢,气缓力微,用之非止钱许可以奏效,故必重用久服,方有补益怡悦心志之效矣,若使急病而求治即欢悦,其能之乎?

复方:

①治咳有微热,烦满,胸心甲错,是为肺痈。黄昏(是合昏皮也)手掌大一片。细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黄昏汤)

②治肺痈久不敛口:合欢皮、白蔹。二味同煎服。(《景岳全书》合欢饮)

③治打扑伤损筋骨:夜合树皮四两(炒干,末之),入麝香、乳香各一钱。每服三大钱,温酒调,不饥不饱时服。(《续本事方》)

④治打扑伤损骨折:夜合树(去粗皮,取白皮,锉碎,炒令黄微黑色)四两,芥菜子(炒)一两。上为细末,酒调,临夜服;粗滓罨疮上,扎缚之。此药专按骨。(《百一选方》)

⑤治蜘蛛咬疮:合欢皮,捣为末,和铛下墨,生油调涂。(《本草拾遗》)

别名:合昏皮(《千金方》),夜合皮(《独行方》),合欢木皮(《纲目》)。

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

来源: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。夏、秋间采;剥下树皮,晒干。

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、路旁,常栽培于庭园。分布华南。西南、华东、东北及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
性状:干燥的树皮,呈筒状或半筒状,长达30厘米以上,厚1~2毫米.外表面粗糙,灰绿色或灰褐色,散布横细裂纹,稍有纵皱纹,皮孔圆形或长圆形,带棕红色。内表面淡棕色或淡黄色,有细密纵纹。质硬而脆,断面淡黄色,纤维状。气微香,味淡。以皮薄均匀、嫩而光润者为佳。

炮制:清水浸泡洗净,捞出,闷润后先划成相等大的长条,再切块或切丝,干燥。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《中华本草》

上一条:花椒     下一条:龟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