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钱草

性味:苦辛,凉。

注意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凡阴疽诸毒,脾虚泄泻者,忌捣汁生服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浸洒,捣汁。外用:捣敷或绞汁涂。

功能主治:清热,利尿,镇咳,消肿,解毒。治黄疸,水肿,膀胱结石,疟疾,肺痈,咳嗽,吐血,淋浊,带下,风湿痹痛,小儿疳积,惊痫,痈肿,疮癣,湿疹。

①《百草镜》:治跌打损伤,疟疾,产后惊风,肚痈,便毒,痔漏;擦鹅掌风;汁漱牙疼。

②王安卿《采药志》:发散头风风邪。治脑漏,白浊热淋,玉茎肿痛,捣汁冲酒吃。

③《纲目拾遗》:去风散毒。煎汤洗一切疮疥。

④《本草求原》:祛风湿,止骨痛。浸酒舒筋活络,止跌打闪伤(痛),取汁调酒更效。

⑤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治吐血、下血。

⑥《中国植物图鉴》:可作强壮剂。治慢性肺炎。

⑦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解热,镇咳,止渴,止血,利尿。治小儿痫热,疳病,瘰疬;研汁点暴赤眼;以盐揉贴肿毒并风癣。

⑧《安徽药材》:治膀胱结石。

⑨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鲜草捣汁外敷撑耳寒(腮腺炎)。

⑩《陆川本草》:消肿止痛,破积。治妇人小腹痛。

⑾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治红崩带下,肺结核。

⑿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治高血压。

⒀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风湿麻木,筋骨疼痛,黄疸,肺痈。

复方:

①治黄疸、臌胀:连钱草七至八钱,白茅根、车前草各四至五钱,荷包草五钱。共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
②治肾炎水肿:连钱草、萹蓄草各一两,荠菜花五钱。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③利小便,治膀胱结石:连钱草、龙须草、车前草各五钱。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
④治疟疾:㈠疟发前用连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。(《质问本草》)

㈡连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。水煎,分两次服,每日一剂,连服三天。(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)

⑤治伤风咳嗽:鲜连钱草五至八钱(干的三至五钱)(洗净),冰糖半两。酌加开水,炖一小时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⑥治胎咳、子肿:团经药、尖惊药、大苋菜、花蝴蝶各三至五钱。炖肉或鸡吃。

⑦治白带:团经药五钱,杜仲三钱,木通一钱五分。煎水加白糖服。

⑧治月经不调,小腹作胀:团经药、对叶莲各三钱,大叶艾二钱。泡酒吃。

⑨治风湿性关节炎:团经药,捶绒酒炒热,外敷。(⑥方以下出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
⑩治小儿疳积:连钱草三钱,加动物肝脏适量,炖汁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⑾治疮疖、腮腺炎、皮肤撞伤青肿:鲜连钱草捣烂外敷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⑿治白虎丹:鲜车前草、遍地香。洗净捣烂,少加白酒,绞取汁,鹅毛蘸搽患处。(《祝穆试效方》)

⒀治湿疹、脓疱疮。稻田皮炎:鲜连钱草、野菊花各半斤。加水煮沸,乘热反复擦洗患处(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),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,每天一次。如三次见效不显,可加木槿皮或叶半斤同煎洗。(《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》)

⒁治疮疥:钹儿草,加盐少许,搓熟频擦,全化,然后洗浴。若用煎冼,反不见效。(《救生苦海》)

⒂治蛇咬:连钱草生药鲜吃,并捣烂敷伤口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
别名:遍地香(《祝穆试效方》),地钱几(《救荒野谱》),钹儿草(《救生苦海》),连钱草(《质问本草》),铜钱草(《慈航活人书》),白耳草、乳香藤、九里香、半池莲、千年冷、遍地金钱(《纲目拾遗》),金钱艾(《本草求取》),马蹄草、透骨消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透骨风,过墙风、巡骨风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蛮子草(《天宝本草》),胡薄荷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穿墙草(《经效实验单方》),团经药、风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肺风草、金钱薄荷、十八块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江苏金钱草(《中药通报》5(1):27,19)

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

来源: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或带根全草。4~5月采收,晒干。

生境分布:生于阔叶林间、灌丛、河畔、田野、路旁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华东等地。主产江苏、广东、四川、广西。此外,浙讧、湖南、福建等地亦产。

性状: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,茎细长,方形,常扭曲,具纵棱线,灰绿色或微带紫色,有短毛,断面中空。叶多卷缩,肾形或心形,边缘具圆钝齿,灰绿色,质脆易碎。叶柄长4~44毫米,多扭曲。花、果通常不见。气微香,味辛凉。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上一条:酸枣仁     下一条:鸡内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