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槿花

性味甘苦,凉。

归经

①《本草再新》:入脾、肺二经。

②《本草撮要》:入手足太阴、厥阴经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3钱(鲜者1~2两);研束,0.5~1钱。

功能主治清热,利湿,凉血。治肠风泻血,痢疾,白带。
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肠风泻血,赤白痢,并焙入药;作汤代茶,治风。

②《纲目》:消疮肿,利小便,除湿热。

③《本草汇言》:能除诸热,滑利能导积滞,善治赤白积痢,干涩不通,下坠欲解而不解,捣汁和生白酒温饮。

④《本经逢原》:红者治肠风血痢,白者治白带白痢。

⑤《安徽药材》:治皮肤病。

⑥《江西中药》:白花与山雅雀同煮食,能止鼻血。

复方

①治下痢噤口:红木槿花去蒂,阴干为末,先煎面饼二个,蘸末食之。(《济急仙方》)

②治赤白痢:木槿花一两(小儿减半),水煎,兑白蜜三分服。赤痢用红花,白痢用白花,忌酸冷。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

③治吐血、下血、赤白痢疾:木槿花九至十三朵。酌加开水和冰糖欺半小时,饭前服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④治风痰壅逆:木槿花晒干,焙研,每服一、二匙,空心沸汤下,白花尤良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⑤治反胃:千叶白槿花,阴干为末,陈米汤调送三五口;不转,再将米饮调服。(《袖珍方》槿花散)

⑥治妇人白带:木槿花二钱,为末,人乳拌,饭上蒸熟食之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⑦治疗疮疖肿:木槿花(鲜)适量,甜酒少许,捣烂外敷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临床应用:治疗细菌性痢疾:木槿花洗净晒干,研末备用。每次2克,小儿酌减,每隔2小时服1次,3~5天为一疗程。试治300例,症状控制者96.3%,一般服药后体温迅速下降,大便于2~3天内好转。

别名里梅花(《岭外代答》),朝开暮落花(《纲目》),疟子花(《群芳谱》),篱障花、喇叭花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白玉花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藩篱花、猪油花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打碗花(《江西中药》),灯盏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,白饭花、白面花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日华子本草》

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蕾,大暑至处暑间,选晴天早晨,花半开时采摘,晒干。

生境分布:产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河南、河北、陕西等地。

性状:干燥花卷缩呈卵形或圆柱形团状,长约3厘米,直径约1.5厘米。底部有灰绿色的花萼,表面密生细小绒毛,边缘5裂。花萼外面有数条灰绿色的线形苞片。常有短花柄。花瓣白色,有5片或多数层叠,皱缩卷折。中间有黄色花蕊,系多数雄蕊联合成圆筒状,包围雌蕊。质轻,微香,味甘。以朵大、色白者为佳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上一条:胡椒     下一条:马兜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