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仙藤
性味:苦,温。
归经:①《本草求寡》:入肝、脾。
②《本草再新》:入肝、脾、肾三经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作散剂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烂敷。
注意:体虚者慎服。
①《本草汇言》:诸病属虚损者勿用。
②《得配本草》:气血虚者禁用。
功能主治:行气化湿,活血止痛。治胃痛,疝气痛,妊娠水肿,产后血气腹痛,风湿疼痛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味苦,温,微毒。解风劳。得麻黄则治伤寒发汗,与大黄同服堕胎气。
②《纲目》:行气活血。治心腹痛。
③《本草备要》:治风劳腹痛,妊娠水肿。
④《本草再新》:凉血活血,去风利湿,走经络,兼治腰腿肿疼。
⑤《本草正义》:宣通经隧,导达郁滞,疏肝行气,止心胃痛。
复方:
①治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:天仙藤五两。炒焦,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腹痛,炒生姜、小便和酒调下;血气,温酒调服。(《普济方》天仙藤散)
②治疝气作痛:天仙藤一两,好酒一碗,煮至半碗服之。(《孙天仁集效方》)
③治癥瘕积聚及奔豚疝气:天仙藤一两(炒),乳香、没药、玄胡索(醋炒)、吴萸、干姜各二钱,小茴香五钱。共为末,每服三钱,好酒调服。(《本草汇言》)
④治妇人有水气而成胎,以致两腿足浮肿:天仙藤(洗,略炒)、香附子(炒),陈皮、甘草、乌药(软白者、辣者,良)各五分。为末,上每服五钱,生姜、木瓜、苏叶各三片,水煎,日三服。(《妇人良方》天仙藤散)
⑤治痰注臂痛:天仙藤、羌活、白术、白芷梢各三钱;片姜黄六钱,半夏(制)半两。上锉,每服三钱,姜五片煎服。间下千金五苓丸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天仙散)
⑥治乳腺炎:鲜天仙藤适量。揉软外敷,每日换药一次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⑦治毒蛇毒虫咬伤,痔疮肿痛:天仙藤鲜品捣烂敷患处。(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别名:都淋藤、三百两银(《补缺肘后方》),兜铃苗(《圣惠方》),马兜铃藤(《普济方》),青木香藤(《本草备要》),长痧藤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,香藤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臭拉秧子、痒辣菜(《江苏植药志》)。
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: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茎叶。霜降前后叶未脱落时采收,晒干。
生境分布:主产浙江、江苏、湖北、河北、陕西、江西、河南等地。
性状:干燥茎细长而扭曲,涉黄褐色或青褐色,质韧,表面有纵沟纹。叶互生,多皱缩破碎。完整的叶片呈三角状狭卵形,暗绿色,无毛,基部心脏形,两侧耳状,具3条明显的掌状脉,叶柄细长而扭曲。茎的横断面,皮部与中柱部常脱离,并有数个黄色椭圆形的维管束,髓部白色,中央呈裂隙状。气清香,味淡。以青绿色、茎细带叶者为佳。
除上述品种外,同属植物北马兜铃的茎叶,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。
炮制:拣去杂质,洗净泥土,闷润,切段晒干。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