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实

性味:苦,寒。

归经:脾、胃经。

注意: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,

①《医学入门》:虚而久病,不可惧服。

②《本草备要》:孕妇及气虚人忌用。

③《得配本草》:大损真元,非邪实者,不可误用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2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涂或炒热熨。

功能主治:破气,散痞,泻痰,消积。治胸腹胀满,胸痹,痞痛,痰癖,水肿,食积,便秘,胃下垂,子宫下垂,脱肛。

①《本经》:味苦,寒。主大风在皮肤中,如麻豆苦痒,除寒热结,止痢,长肌肉,利五脏。

②《别录》:除胸胁痰癖,逐停水,破结实,消胀满,心下急痞痛,逆气,胁风痛,安胃气,止溏泄,明目。

③《药性论》:解伤寒结胸,入陷胸汤用;主上气喘咳。肾内伤冷,阴痿而有气,加而用之。

④《珍珠囊》:去胃中湿热。

⑤《医学启源》:《主治秘诀》云,主心痞,化心胸痰,消食,散败血,破积坚。

⑥《本草再新》:破气,化痰,消食宽肠,杀虫,败毒。

⑦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治咳嗽,水肿,便秘,子宫下垂及脱肛。

各家论述:

①《本草衍义》:枳实、枳壳,一物也。小则其性酷而速,大则其性和而缓。故张仲景治伤寒仓卒之病,承气汤中用枳实,此其意也;皆取其疏通、决泄、破结实主义。他方但导败风壅之气,可常服者,故用枳壳,其意如此。

②张洁古:治心下痞及宿食不消,并用枳实、黄连。

③《用药心法》:枳实,洁古用去脾经积血,故能去心下痞,睥无积血,则心下不痞。

④《汤液本草》:枳实,益气则佐之以人参、干姜、白术;破气则佐之以大黄、牵牛、芒硝;此《本经》所以言益气而复言消痞也。非白术不能去湿,非枳实不能除痞。壳主高而实主下,高者主气,下者主血,主气者在胸膈,主血者在心腹。

⑤《药品化义》:枳实专泄胃实,开导坚结,故主中脘以治血分,疗脐腹间实满,消痰癖,祛停水,逐宿食,破结胸,通便闭,非此不能也。若皮肤作痒,因积血滞于中,不能营养肌表,若饮食不思,因脾郁结不能运化,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,为血分中之气药,惟此称最。

复方:

①治痞,消食,强胃:白术二两,枳实(麸炒黄色,去瓤)一两。上同为极细末,荷叶裹炒,饭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多用白汤下,无时。(《内外伤辨》枳术丸)

②治胸痹心中痞气,气结在胸,胸满胁下逆抢心:枳实四枚,厚朴四两,薤白半升,桂枝一两,栝楼实一枚(捣)。上五味,以水五升,先煮枳实、厚朴,取二升,去滓,纳诸药,煮数沸,分温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枳实薤白桂枝汤)

③治卒患胸痹痛:枳实捣(末),宜服方寸匕,日三,夜一服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④治伤寒后,卒胸膈闭痛:枳实,麸炒为末。米饮服二钱,日二服。(《简要济众方》)

⑤治大便不通:枳实、皂荚等分。为末,饭丸,米饮下。(《世医得效方》)

⑥治伤湿热之物,不得施化而作痞满,闷乱不安:大黄一两,枳实(麸炒,去瓤)、神曲(炒)各五钱,茯苓(去皮)、黄芩(去腐)、黄连(拣净)、白术各三钱,泽泻二钱。上件为细末,汤浸蒸饼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九温水送下,食远,量虚实加减服之。(《内外伤辨》枳实导滞丸)

⑦治少小久痢淋沥,水谷不调,形羸不堪大汤药者:枳实二两。治下筛。三岁已上饮服方寸匕,若儿小以意服,日三。(《千金方》枳实散)

⑧治肠风下血:枳实半斤(麸炒,去瓤),绵黄芪半斤(洗,锉,为末),米饮非时下二钱匕,若难服,以糊丸,汤下三五十丸。(《经验方》)

⑨治积冷利脱肛:枳实一枚。石上磨令滑泽,钻安柄,蜜涂、炙令暖熨之,冷更易之,取缩入止。(《千金方》)

⑩治产后腹痛,烦满不得卧:枳实(烧令黑,勿太过)、芍药等分。杵为散。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并主痈脓,以麦粥下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)枳实芍药散)

⑾治大病瘥后劳复:枳实三枚(炙),柜子十四个(擘),豉一升(绵裹)。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,空煮取四升,纳枳实、栀子,煮取二升,下豉,更煮五六沸,去滓,温分再服,覆令微似汗。若有宿食者,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、六枚。(《伤寒论》枳实栀子豉汤)

⑿治风疹:枳实以醋渍令湿,火炙令热,适寒温用熨上。(《延年方》)

⒀治妇人阴肿坚痛:枳实半斤。碎,炒,令熟帛裹熨之,冷即易。(《子母秘录》)

⒁治小儿头疮:枳实烧灰,猪脂调涂。(《圣惠方》)

临床应用:

治疗胃下垂:将川枳实洗净,加2倍量的水,浸泡24小时,待发胀变软取出,剪为细块,再放原液中煮沸1.5小时,过滤,滤渣加水再煎,共煎3次,最后将滤渣挤压弃去;3次滤液,微火浓缩使成66%或132%浓度的煎剂。每日3次,每次10~20毫升,饭前半小时服。治疗21例,经服药15~45天,痊愈8例,X线钡餐检查胃下极位置较未服药前有显着升高,胃运动功能正常,临床自觉和他觉症状消失;好转6例,X线钡餐检查胃下极位置较未服药前有一定升高,胃运动机能有一定改善,临床自觉和他觉症状消失或减轻,或X线检查虽无明显进步,但临床症状消失:有效6例,X线钡餐检查无明显进步,临床自觉和他觉症状减轻;1例无效。又有用川枳实、蓖麻仁等量制成10%之溶液,行游子透入疗法,每日1次,每次10~20分钟,15天为一疗程。治疗18例,痊愈13例,显著好转2例,好转2例,无效1例。治后多数患者之腹胀、腹痛、便秘、胃纳不佳、失眠、头昏、乏力等症状消失;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。

出处:《本经》

来源:为芸香科植物枸橘、酸橙或香圆的幼果。5~6月间摘取,晒干;略大者横切成两半,晒干。

性状:

①绿衣枳实

为植物枸橘的幼果,呈圆球形,直径2~3厘米,商品多横切成半球形。果实表面绿黄色,散有众多小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,被有细柔毛。顶端有明显的花柱基,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脱落后的痕迹。横断面果皮厚3~6毫米,边缘外侧散有1~2列棕黄色油点,瓤囊6~8瓣,囊内汁胞干缩,呈棕褐色:近成熟的果实内每瓤内有种子数粒,呈长椭圆形;中心柱坚实,宽4~6毫米,约占断面直径的1/6。气香,汁胞味微酸苦。产福建、陕西、广西等地。

②酸橙枳实

为植物酸橙的幼果,完整者呈圆球形,直径0.3~3厘米。外表灰绿色或黑绿色,密被多数油点及微隆起的皱纹,并散有少数不规则的黄白色小斑点。顶端微凸出,基部有环状果柄的痕迹。横切面中果皮光滑,淡黄棕色,厚3~7毫米,外果皮下方散有1~2列点状油室,果皮不易剥离;中央褐色,有7~12瓤囊,每瓤内含种子约10粒:中心柱径宽2~3毫米。有强烈的香气,味苦而后微酸。主产四川、江西、浙江。此外,广西、湖南等地亦产。产四川者称川枳实,产江西者称江枳实。

③香圆枳实

为植物香圆的幼果,呈球形、矩圆形或倒卵球形,商品多剖成二半,直径0.5~3厘米。较小的幼果表面密被黄白色的绒毛,渐大则渐秃净而粗糙,灰红棕色或暗棕绿色,有时可见不规则的黄白龟斑点,并密生多数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。大的果实顶端有环状的金钱环,基部有环状的果柄痕迹。横切面中果皮粗糙,黄白色,厚4~8毫米,外果皮下方散有1~2列点状的油室,果皮不易剥离;中央棕褐色,有10~12瓤囊,每瓤内有种子数枚;中心柱径宽2~5毫米。有强烈的香气,味酸而后苦。主产江西、四川等地。商品枳实除上述三种外,尚有以甜橙(福建);枸橼(云南);柚(广西、陕西、四川、江西)等的幼果作枳实用。参见"甜橙"、"香橼"、"柚"条。

炮制:枳实:拣净杂质,用水浸泡至八成透,捞出,润至内无硬心,切片,晾干。炒枳实:先将麸皮撒匀于加热的锅内,俟烟冒出时,加入枳实片,拌炒至微呈焦黄色,取出,筛去麸皮,放凉。(每枳实片100斤,用麸皮10斤)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上一条:朱砂     下一条:香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