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风藤

性味辛苦,微温。

归经《本草再新》:入心、肾二经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5钱;或浸酒。

功能主治:祛风湿,通经络,理气。治风寒湿痹,关节疼痛,筋脉拘挛,跌打损伤,哮喘,久咳。

①《本草再新》:行经络,和血脉,宽中理气,下湿除风,理腰脚气,治疝,安胎。

②《浙江中药手册》:宣痹,化湿,通络舒筋。治腿膝痿痹,关节疼痛。

复方

①治跌打损伤:海风藤、大血藤、竹根七、山沉香、红牛膝、地乌龟。泡酒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②治支气管哮喘,支气管炎:海风藤、追地风各二两。用白酒一斤,浸泡一周。日服二次,每次10毫升,早晚空腹服。服时不可加温,否则失效。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,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。(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)

别名:风藤、巴岩香(《中药志》)。

出处《本草再新》

来源为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的藤茎。8~10月割取藤茎,除去根及叶,晒干。

生境分布生于海岸或深山的树林中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主产福建、浙江及台湾等地。

性状干燥藤茎呈长圆柱形而扁,微弯曲,长15~60厘米,直径3~7毫米。表面粗糙,灰褐色或褐色,有纵向纹理。节膨大,节间长4.5~9厘米,节上不定根长短不等。横断面韧皮部窄,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放射状排列,木部灰黄色,有许多小孔,射线灰白色,木质部与韧皮部交界处有小洞,故横切面边缘可见小洞成环状,中央有灰褐色髓。质轻而脆,折断时纤维状。气清香,味辛。以茎条粗壮、均匀、气香者为佳。

炮制:原药放清水中浸30~60分钟,取出放箩内润16~24小时,切片,晒干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上一条:冰片     下一条:紫参(石见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