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参(石见穿)

性味:苦辛,平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捣汁和服。

功能主治:治噎膈,痰喘,肝炎,赤白带,痈肿,瘰疬。

①《纲目》:主骨痛,大风,痈肿。

②《苏州本产药材》:治噎膈,痰饮气喘。

③《江苏药材志》:治瘰疬。

临床应用:

①治疗急、慢性肝炎

取紫参2两,或加糯米稻草1两,水煎两次,煎液合并加红糖半两,两次分服(儿童减半)。治疗205例,治愈150例,进步33例,无效22例。其中急性169例,治愈126例,平均治愈日数36天;慢性36例,治愈24例。

②治疗赤白带下

取石打穿2两,水煎服。每日一剂,连服5~7天。治疗800多例,有效率80%。

别名:石见穿,月下红(《苏州本产药材》),华鼠尾草、乌沙草、黑面风、大发汗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石打穿、石大川(《全展选编·妇产科》)。

出处:《纲目》

来源: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。夏至到处暑间采收。

生境分布:生长在路边、山坡上。分布华东、湖北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等地。

摘录: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上一条:海风藤     下一条:苎麻根